守住绿色底线 助推高质量发展

安徽省湾沚区河湖长制试点试出新面貌

发布日期:2020-11-26 11:24 来源:湾沚区河长办 作者:程慧卓 浏览次数:

湾沚区是202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,总面积670平方公里,人口35万人湾沚区即原芜湖县,古称鸠兹,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。鸠兹,是指鸠鸟云集、林草繁盛的地方。

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近年来湾沚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,昔日江南水乡的宜人美景愈发难觅。为满足人们对环境修复的美好愿望,顺应“绿色发展”的时代要求,湾沚区及时行动,推动相关治理工作开展。

2015年,原芜湖县被水利部确定为河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,开启了河湖管理实践探索的新历程。

几年来,湾沚区结合区域实际情况,创新河湖管理模式,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,逐步建立了覆盖区、镇、村三级的河湖长管理体制,从“清塘水、净河水、治污水”到“水污染治理、水生态修复、水资源保护”,以水生态保护工程为总抓手,不断强化河湖管理保护机制,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走出了一条助推落实生态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“双赢”的创新道路。

思路为先,制度保障

在花桥镇红光村路口的惠民河边,47岁的方国正忙着巡塘检查。眼前的一大片水域,是他精心经营的鱼塘。说起水产养殖,他可是做了20多年的老手,经验丰富。

“以前喂鱼饲料,鱼长得快,但水质差,鱼质不好,自从实行了保证金制度,我们养殖户都从厂家买专业饲料喂鱼了,虽然产量少了些,但河里的水清了,环境好了,鱼质也精了,味道比原来更鲜”,方国一脸笑意并略带腼腆,“由于品质优良,捕捞的鱼大部分销往南京、上海等地的高档餐厅和酒店,能保证送到以后10天还活着。”

方国所说的保证金制度,就是湾沚区河湖长制的一项创新做法——水环境奖惩制度。

湾沚区是典型的鱼米之乡,全区可用水面有6万余亩,水产养殖是很多百姓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,但传统水产养殖方式对河湖水质影响较大。

“为了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,湾沚区针对传统的水产养殖业,坚持利益为环境让步,制定约束性条款,从制度建设上减少水生态破坏。”区水务局副局长丁美健介绍。

通过对养殖户的广泛宣传与耐心引导,在六郎镇、花桥镇、陶辛镇,全面推行了“种草、投螺、少养、优喂”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,要求发包水面必须种植金鱼藻、苦草、轮叶黑藻等净水植物,水中投放螺蛳,投喂优质饵料等。

为确保水环境生态修复效果,每年由镇河长办组织对出租水面按照水质检测合格率、种草覆盖率、螺蛳成活率、水体能见度等一系列指标进行考核。对考核合格的给予奖励。奖励资金由两块组成,一块为固定奖励资金,从出租底价中拿出100元/年·亩作为奖励资金,另一块为竞价增量部分,该部分全部作为水环境增量奖励资金。承租期内分2次发放水环境奖励资金。第一次为前两年水环境连续考核合格的,第二次为后三年连续考核合格的。对水体检测不合格的、污染严重、不服从生态管理的,出租方有权提前中止水面租赁合同。

同时,还完善了信访举报和失信黑名单制度。在镇村政务公开栏、人员密集的交通路口设立水环境污染举报电话和信箱,确定专人受理信访举报,实行凡报必查。对造成严重大面积水污染的水面养殖户,镇政府将依法收回其水面经营权,并将该养殖户列入水面招投标失信黑名单,今后将失去本镇范围内水面经营权的竞租资格。

水环境奖惩制度的实施,引发了由外而内的一系列良性反应。看到身边河湖的巨大变化,养殖户从一开始的抵触渐渐变成了心里上的接受和支持。

实践充分证明,任何一项创新工作的推动,思路是先导,制度是保障。

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以来,湾沚区确立了“防先于治、内重于外”梯度推进全域治理的可持续治水思路。2016年,原芜湖县县委、县政府将“以河长制为抓手,治理保护水生态工程”作为全县“十大工程”之一,人大会“一号议案”,强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。2017年,升级版河长制出台,对县域内20亩面积以上的613口塘坝和1km长度以上的375条河湖沟渠全面实行河长制。 2018年,将县域内所有水体全部纳入管理范围,实现岸上、水面、流域、河湖内外河湖长制全覆盖。

湾沚区从制度建设上下足了工夫,先后制定了、镇两级河长会议制度、工作督察制度、河长巡河、河长制工作考核细则、信息共享等系列制度。各地制定出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和行动方案,形成责任、协调、督导、评价、执法、考评等六大工作机制,将全面河长制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,压实责任,确保河湖长制工作落在实处。

有的放矢  消除死角

陶辛镇上水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水乡小村。戴海水是村里的民间河长,河长制推行后,老戴和保洁员们每天都要挨家挨户上门宣传,制止向沟渠内丢弃垃圾。如今,凡是到沟渠进行洗涤的人,事先都会带一个水桶,只在桶内清洗,然后捞出沉淀物倒进垃圾箱,最后将污水倒入净化池。

当然,这个习惯不是一蹴而就。早就习惯了顺手在家门口洗拖把、刷便器的村民们,哪能说改就改。“我们就自己动手,水,我们帮你打,脏水、垃圾,我们帮你倒,久而久之,谁都不好意思了。”回想起那些场景,老戴还有些激动。人们的意识有所提高后,老戴他们再出实招,通知村民召开会议,规定谁家附近有垃圾,谁家门前的沟渠里有漂浮物,谁就负责清理。

上水第一书记董跃进介绍,为彻底整治村内水系,村里专门编制了上水村水生态修复方案。发动乡贤、村民筹资筹劳修建了一条1500米的生态沟渠,将环村绕流的夹河与有着600亩水面的宗潭水系连接起来,依据地势,保持生态水位。流水不腐,在水渠上建设了微动力生态补水泵站,雨季自然流,低水补水流,使水连起来,活起来,用起来,当地百姓因水而兴,因水而富。

据多部门抽检数据显示,上水村现今水质已稳定在Ⅲ类以上。为进一步增强水体自我修复净化能力,村里还在水体中栽植景观荷花及其他水生植物,放养了5000只乌龟和甲鱼苗以及1.5吨各种贝类,形成良性水生态系统。

走进上水村,临水而建的民居白墙黛瓦,水面上亭台楼榭优雅别致,水里的鱼群自由嬉戏,岸边的美人蕉、菖蒲郁郁葱葱,一片生机盎然。“每家都有个亲水平台,早晨鸟语花香,晚上蛙声一片。”董跃进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。

如今的上水村,不仅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和乡村旅游示范村,也是芜湖市“水美乡村,美在心里”农村水环境治理、水生态修复的一张靓丽的名片,慕名而来的旅游者络绎不绝。

在湾沚区,像这样积极想办法、出实招保护身边水环境的村子比比皆是。

河长制实施以来,按照“以块为主、属地负责”的原则,湾沚区建立了区、镇、村三级河长体制,目前,共设区级河长9名,镇级河长51名,村级河长145人、管护员512名,设立区、镇、村三级河长公示牌1455块。县河长办公室与“三水共治”办公室合署办公,水务、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、城市管理、住建等成员单位各安排一名河长联络员。2018年6月,设立湖长31名,对纳入湖泊名录的8个湖全部建立了湖长组织体系。

“各镇讲求实效,根据镇情实际创新工作方法,比如,花桥镇探索了‘微信群’工作管理制度,红杨镇探索了‘网格化’管理模式,六郎镇探索了‘全覆盖’管理方式 。”县河长办工作人员钟华伟如数家珍。

红杨镇按照“界线清晰、任务适当、责任明确、便于考核”的原则,以河湖长制管辖水域数量为基础,以村一线河长分片范围为依据,同时结合文明创建网格划分现状,将全镇分为113个网格,具体每村(居)按照区域大小分为4~9个不等网格。各级河长负责监督巡查各自管辖的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管护员。镇河长办安排专人对各个网格内的河湖渠塘进行实地勘察,拍摄照片,掌握河湖渠塘的原貌,排查周边的污染源,并将信息登记造册,建立档案,形成“一河一档”。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了治理方案,明确了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年度目标,形成“一河一策”。

在花桥镇,镇村河长、各村巡管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传至微信群,镇河长办及时调度、布置,安排相关部门、村居进行整改,并将整改后图片发微信群,做到前后有对比、整改有痕迹。

制定河湖名录,建立“一河一档”,编制“一河一策”,因策促实,对症下药。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,转化成湾沚区河湖治理的强大动能,让河湖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水岸联动  河清岸绿

建设幸福河湖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上下游、左右岸、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,必须统筹兼顾、系统施策。

湾沚区委、区政府审时度势,认为作为从农业县发展起来的工业区,全区工业化、城镇化、现代化快速发展,工业废气、废水、固体废物排放问题与化肥、农药、农膜等的残留污染问题突出,不仅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,也给长江生态带来了破坏性影响。

面对严峻形势,湾沚区充分发挥河长、湖长的作用,实行水岸联动,从“水里的问题”,溯源岸上的“根”,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污染,全面推进水质检测、畜禽禁养、水系连通、黄砂禁采、河湖岸线绿化美化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具体工作。

在一份阶段总结报告上,一项项数据折射出湾沚区开展水岸联动付出的努力:建立了“户分、村收、镇运、区处理”的四级生活垃圾转运模式,全境推行垃圾分类处理,已累计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0万余吨;关闭畜禽养殖场200余个,拆除130余个,面积5.6万平方米;推进农村改厕工作,共计完成6849座改厕任务;清理积存垃圾及水面漂浮物3860余吨,实施绿化提升7万㎡,植树造林及四旁绿化提升4.5万亩;更新改造小型泵站2430千瓦、加固新建小型水闸10座、改造中小灌区1万亩、塘坝扩挖255口、整治河沟30条86公里,清理地膜1.4万亩70余吨;9个建制村计划实施农村环境污水综合整治,新增绿化提升节点8处、面积近5万㎡;完成青弋江等重要河道“固废”排查和整治工作,并经生态环境部、水利部现场查看,全部销号;投入300万元,对城关湾沚段渔船开展迁移清理工作;加大对河道非法采砂治理、涉河工程管理力度,严打非法偷采黄砂,7人被采取刑事措施,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。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4000余次9万余公里,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;拆除河道矮围50余处,清除河道拦网、迷魂阵、拦河罾212处,累计8800平米;开展电力捕鱼专项整治行动工作,处罚电力捕鱼案件10余起……

“通过强化日常管理体系建设、加大巡查监督力度、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,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河湖长制专项资金,‘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好则发展好’的意识已经慢慢树立起来,湾沚区的水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澈。钟华伟说。

在青弋江乌凤滩边,防洪保安三期工程所在地,新建的亲水平台宽阔平坦,一边清水悠悠缓缓流淌,一边花草植被景色怡人,三三两两的人们悠闲地漫步岸边,远处一道长长的防洪墙将道路的喧嚣隔断,墙内一片高大的树木挺拔耸立,郁郁葱葱。这是湾沚区正在开展的示范河湖建设初步成果。

湾沚区示范河湖建设工作于年初启动,拟用一年时间通过实施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,实现“防洪保安全、优质水资源、健康水生态、宣居水环境”的目标,形成治水效果明显、管护机制完善、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,为全省河湖管理及河湖长制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样板。

融合发展   仓实业兴

距离城区9公里的陶辛镇,有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——“陶辛水韵”景区。主景区由三个小岛组成,景区景观以荷花为主,种植荷花面积近千亩,各类景观荷花品种500余种。

时值夏末,成片的荷塘里,碧绿的荷叶铺满湖面,亭亭玉立的荷花,仰着或粉红或洁白的笑脸,和顶着满头鲜嫩莲子的莲蓬一起,散发出阵阵清香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跃然眼前。

令人赞叹的是,这满塘荷花不仅是怡人的美景,更是生态的载体、经济的支撑。

“与种水稻相比,种植荷花不仅不破坏水系,更保护水质,而且管理成本低,百姓收益好,比种水稻每亩增加2000~3000元利润”,陶辛镇副镇长汪洋指着身边一朵平时很少见到的白色荷花说,我们培育了很多品种,最大程度开发了各类品种的观赏和食用价值,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莲子产业链。

据介绍,荷叶可以加工成荷叶茶,鲜荷花和莲蓬可以直接采摘售卖,鲜莲子还可以加工成干莲子。

湾沚区把河湖长制工作与乡村振兴等工作相结合,找到生态大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点,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转型发展的红利。

据史书记载,陶辛圩筑于北宋大观二年(公元1108年),系东晋时期田园诗派诗人陶渊明的后裔,率众筑堤围垦而成。这一千年古圩内,沟沟相通、渠渠相连,贯穿整个水利风景区,呈“井字”形分布,长度累计百余公里。在人类与洪水的抗争史上,陶辛圩千年未曾溃决,被当地百姓誉为“铁圩”。景区建有4座泵站、5座涵闸、246条渠道、116座桥梁,千百年来,该水利工程体系依然发挥着水利、旅游、运输等多重功能,泽被圩内数万民众,是重要的水文化遗产。

如今,陶辛水韵水利风景区已跻身国家级水利风景区。2020年,区政府借助国家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机遇,集中力量整治水环境,打造精品旅游线路,做活山水文章,“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”的目标越来越近。

在北陶村村口,有一座漂亮的两层小楼,门前廊道弯弯,河水清清,绿草荫荫。这是陶宝贤一家人经营的“多彩池塘”农家乐。

几年前,陶宝贤还是村里的困难户,在政府扶持下,开起了农家乐。随着游人越来越多,日子也越来越红火。

“今年刚刚新建了房子,虽然受疫情影响,经营状况没有往常好,但不影响信心,这么好的环境,不愁没人来。”

据村委会主任陶文明介绍,该村共76户,目前开了9家农家乐。随着河湖长制的推进,经过几年时间的系统治理,环境变好了,村庄变美了,加上道路拓宽、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等基础工程加快实施,六郎镇将发展方向转向了休闲旅游业,一些村民利用自家洋楼开起了乡村民宿,农家乐的招牌也立起来了。

“现在村里人均年收入能达到3.8万元。”陶文明开心地说。

据史料记载,芜湖在南唐时即“楼台森列,烟火万家”,已是繁华的市镇,宋代兴商建市,元明时期“十里长街、百货咸集、市声若潮”,明代时期芜湖港开辟,清代时期形成巨大的米业市场,为“四大米市”之首。

2020年,芜湖县成功撤县设区,崭新的湾沚区响亮提出努力建设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奋斗目标,绿色发展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真正做到相辅相成、融为一体,生态大保护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、做长做久、做深做细,区域发展才能守住绿色底线,走向高质量目标丁美健目光坚定地说。

如今在湾沚区,绿色发展的音符四处回荡,江南水乡的美景重现身边,村民腰里的钱包越来越鼓,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。